宇内传扬的三国名城襄阳(上)
方莉 襄阳三国历史文化独特、丰厚。一部襄阳三国史,就是一部金戈铁马的战争史,就是一部英雄辈出的人才史,就是一部火花璀璨的思想史,就是一部南北交流的对话史。 从初平元年(190年)刘表治荆州始,到公元280年西晋六路大军东进南下灭吴止,襄阳在三国近百年的时间里,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地位迅速跃升,人才的荟萃,军事的争夺,政治的博弈,成就襄阳在三国的精彩,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View Article[转载]宇内传扬的三国名城襄阳(下)
原文地址:宇内传扬的三国名城襄阳(下)作者:拾穗者民间文化工作群 《襄阳晚报》数字报 > 2021年05月20日 > 5版-汉江临眺 > 宇内传扬的三国名城襄阳(下) 2021年05月20日 方莉 热度:401 [字号 大 中 小] 5月2日,游客与古隆中风景区巡游的三国人物合影 全媒体记者杨东 通讯员罗春阳 黄文摄 方莉...
View Article参加襄阳读城,看看他们怎么说(上)
【编者按】2021年6月12日,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淅沥小雨中,襄阳拾穗者民间文化工作群引领大学生和市民在襄、樊二城开展了“吾爱吾襄·读城”【双城记】活动。来自各个地方的文化爱好者们在活动之后抒发了自己的感言。现摘录数则,以飨同道。“吾爱吾襄·读城”是拾穗者从2019年起开展的长期性公民教育公益活动,为市民和大中学生导读襄阳市区的文物古迹。如有此方面需求,请联系我们。因为我们相信“更多参与,更多保...
View Article参加襄阳读城,看看他们怎么说(下)
【编者按】2021年6月12日,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淅沥小雨中,襄阳拾穗者民间文化工作群引领大学生和市民在襄、樊二城开展了“吾爱吾襄·读城”【双城记】活动。来自各个地方的文化爱好者们在活动之后抒发了自己的感言。现摘录数则,以飨同道。“吾爱吾襄·读城”是拾穗者从2019年起开展的长期性公民教育公益活动,为市民和大中学生导读襄阳市区的文物古迹。如有此方面需求,请联系我们。因为我们相信“更多参与,更多保...
View Article[转载]拾穗者在遗产日积极宣传地方法规
原文地址:拾穗者在遗产日积极宣传地方法规作者:拾穗者民间文化工作群 6月12日,在拾穗者开展的2021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吾爱吾襄·读城【双城记】”中,除了导读襄、樊二城的文物古迹外,志愿者们还向市民和大学生现场发放了襄阳市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襄阳古城墙保护条例》《襄阳古城保护条例》《襄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襄阳市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等单行本。...
View Article激活城市记忆延续襄水文脉
9月30日,襄水历史文化宣传座谈会在襄阳日报社召开。襄阳文史专家、襄水岸线修复生态提升工程项目的设计和建设方负责人、我市主流媒体相关负责人齐聚一堂,围绕如何深入挖掘襄水文化底蕴、延续襄水历史文脉、合力做好襄水文化宣传大文章进行了交流探讨。各位文史专家围绕进一步挖掘襄水历史文化、优化沿途文化景观的规划建设、延伸襄水岸线修复生态提升工程的积极影响、将文化融入自然生态景观、重现襄水古水道记忆等提出建议。...
View Article唐宋诗中看襄阳(三)
世标 “我这个游子在三秋之际回来了,登上高大的襄阳城,四面眺望,气象万千。南面的岘山,连绵起伏;北面的汉水,波平岸阔,水天一色,如同接上了天上的银河。远处的冠盖里,早已没有了当年的繁华,见不到达官贵人的车辆往来;章华台却还是旧时毁于战乱后的萧条模样,看不见细腰女子的轻歌曼舞。习家池的风景奇异,却没了往日的清幽,游人们归途上扬起了满目的尘埃。”...
View Article光风亭宴饮诗之谜
严爱华 开栏语:襄阳因襄水而得名,襄水是襄阳的母亲河。今年,市委市政府将襄水生态修复提升为重点工程,举全市之力谋划推进。为了挖掘传承襄水历史文化,延续襄水历史文脉,本报将陆续刊登与襄水有关的系列文章,为建设美丽襄阳贡献文化力量。 1...
View Article唐宋诗中看襄阳(七):白居易在襄阳
世标 “秀气结成象, 孟氏之文章” 白居易心中的孟浩然 白居易与襄阳的渊源颇深,对襄阳的感情也颇深。他第一次来襄阳,是在他的父亲白季庚任襄州别驾的那一年,他当时才20岁。在襄阳住了三年之后,他父亲死于襄州别驾任上,暂时葬在襄阳东津的南原,17年后白居易把父亲迁葬回老家渭南的下邽县。在襄阳之时,他仰慕孟浩然的大名,专门写诗怀念孟浩然。 楚山碧岩岩,汉水碧汤汤。 秀气结成象,孟氏之文章。...
View Article唐宋诗中看襄阳(六):留醉与襄阳
世标 留醉襄阳,是王维云卷云舒的诗中画卷 一千二百八十年前,秋高气爽的一天,晴空万里,有“诗佛”之称的唐代大诗人王维来到襄阳,登上古老的城楼,远眺汉江,感慨万千,诗兴大发,说道:襄阳这个地方,有大好的风光,我不但要来此游览一趟,还要和那个自称“高阳酒徒”的山简大将军,在习家池痛饮一番,喝一个不醉不归。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View Article唐宋诗中看襄阳(八):王安石赞襄阳
世标 1 王安石生前被封为荆国公,因此人们尊称其为王荆公。他不但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改革家,还是著名的文学家,诗、文、词都有杰出的成就。 他的文章强调“经世致用”,结构严谨,说理透彻,语言精炼,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之中;他的诗含蓄深沉,以“丰神远韵”的风格自成一家;他的词开豪放词之先河。...
View Article[转载]城市文脉的守望者
原文地址:城市文脉的守望者作者:拾穗者民间文化工作群城市文脉的守望者 ——读《拾穗三集》有感 陈文华 近日,由国内知名文化遗产保护组织襄阳拾穗者民间文化工作群完成的《拾穗三集》由文物出版社出版,该著是拾穗者团队继《拾穗集》《拾穗二集》之后的第三部文集。...
View Article郧阳府城文字砖
邢方贵(郧阳区一中) 明成化十二年(1476),为安置全国流民而始设的郧阳府,当时由中央政府拨款,委派专职官员督建,由官、民、军队合力建造了设六门的郧阳府城(后嘉靖年增设小东门,共七门)。抚台治所及府、县、镇衙门官邸、军营、学校、粮库等也同步兴建与扩建。从此郧县城华丽转身,由一个小县城一跃而为汉水上游重镇,成为控扼汉水中上游地域最繁华的水陆大商阜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