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襄阳!你早!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56

参加襄阳读城,看看他们怎么说(下)

$
0
0

【编者按】2021612,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淅沥小雨中,襄阳拾穗者民间文化工作群引领大学生和市民在襄、樊二城开展了“吾爱吾襄·读城”【双城记】活动。来自各个地方的文化爱好者们在活动之后抒发了自己的感言。现摘录数则,以飨同道。“吾爱吾襄·读城”是拾穗者从2019年起开展的长期性公民教育公益活动,为市民和大中学生导读襄阳市区的文物古迹。如有此方面需求,请联系我们。因为我们相信“更多参与,更多保护”。

 


612日是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我和湖北文理学院建筑学专业的40名学生有幸参加了,由“襄阳拾穗者民间文化工作群”组织的“吾爱吾襄·读城”襄城组的活动。

襄城组的活动从西成门开始,沿襄阳古城墙,经夫人城、临汉门、官厅码头、铁桩码头、到大北门,是襄阳古城最精华的一段,承载着襄阳的建城史、航运史、商业史和革命史。

拾穗者的几位老师精心的组织和备课,通过他们精彩的讲解和生动形象的实物展示,调动了大家的兴趣和情绪,在濛濛细雨中,我们一起品读古城几千年的历史,感受这座壮丽的城池带给我们的文化和美学,度过了非常难忘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作为一名建筑专业的教师,之所以带领学生一起参加“读城”活动,是希望他们通过现场体验和参与的方式,更加深刻的了解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在今后的建筑设计中,不仅设计出适用、美观的建筑,更要设计出富有文化内涵和思想情感的建筑。不仅保护和传承好城市过去的历史和文化,也要续写好我们城市今后的历史和文化。

参加活动的市民中,有70多岁的老者,也有几岁的孩童,虽然大家年龄、性别、职业不同,但在共同的城市记忆面前,大家的情感有着深深的共鸣。

“为什么我的眼睛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而深沉的爱来自对城市深刻的了解。所以,让我们全市人民一起来读这座城,感受她的美好吧,也让我们共同保护和传承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湖北文理学院建工学院副教授张平乐

 

这次活动的感触还是蛮大的。作为一名大学生,能够学习知识、开拓眼界,是极为重要的事之一。在这次活动中,虽然本人本没有能够记住许多名称、年代,但是那种岁月历史留下来的建筑所带来的震撼力不容小觑。我们平常都是在书本或者是网络上了解建筑,而实地参观,近距离接触建筑颇少。有这样的机会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去了解建筑,感受建筑的外在与内涵,属实有趣。我觉得,在之后可以在线上宣传,更多的开展线下活动。人是社交动物,通过手机或电脑远不能及近距离接触来的痛快与酣畅。希望有更多的机会一起了解和学习更多的东西,不止于建筑,但来源于建筑。

——湖北文理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系建筑学1811届周梓恒

 

很开心这次参加了拾穗者“读城”的活动,通过参加活动对襄阳这座古城有了更多更深入的了解,更深深地觉得对文化的保护是非常重要的,这些建筑是城市发展的见证者,它们的存在能够唤起很多珍贵的记忆,是城市的根基和底蕴,对城市的定位和今后的发展规划是十分重要的。拾穗者“读城”是个具有传承意义的活动,希望能够越办越好。据了解,襄阳有很多文化遗产在乡村,今后也可以带领更多人深入乡村去了解不一样的文化风貌。

——湖北文理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系建筑学1811届杨玮葳


今年612日,我参加了“吾爱吾襄·读城“活动,走的是樊城码头—会馆路线,活动鲜明有趣,全程体验,留下深刻印象。第一次以读城形式探访樊城会馆遗迹,了解到”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知识;第一次在雨中抚摸江边石阶,听导赏者讲述”民不能忘“的动人故事;第一次觉得历史文化这么生动可感,开始忆古思今;同时也是第一次见到关注已久的拾穗者公益团队,感受学者老师的平易近人、谦和儒雅,文化传播志愿者的开放兼容与热情。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参加这样的活动,从“我参与”到“我奉献”,做“见证者”与“守护者”。

——襄阳市民张睿


拾穗者是全国知名的民间文化团队,此次“读城”活动的主题是“吾爱吾国、吾爱吾襄”,我们以这样的形式进行了保护文化遗产的宣传活动。通过走读介绍挖掘襄城、樊城重要的文化遗址,结合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历程,解读“文物映耀·百年征程”,突出非遗保护的重要性,让遗产保护成果惠及人民群众。志愿者沿途向群众发放文物保护宣传资料和襄阳城墙和襄阳古城保护的地方条例,传播文物法律知识,普及文物保护理念,共同引导推动全社会共同关注襄阳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炎热的夏天下起了小雨,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大家对文化的热爱和对襄阳古城的热情。弹指一挥间!岁月的车轮总是不停的向前转动,古老的夕阳在岘山落下帷幕,作为襄阳市民我们要不忘初心,守护文化遗产,为创造美好的生活而努力。

——文保志愿者、古襄阳骑行队陈利洪

 

第一次参加拾穗者组织的“读城”宣传活动,深切感受拾穗者们历来的志愿服务精神,值得我们晚辈学习。他们是在用行动践行,讲好襄阳古城故事,造福一方人民。后来带着好奇心,跟着老师参观了团队工作室,看到的每一件成果和作品都是拾穗者老师们付出汗水的结晶。前辈们留下来的作品将成为我辈精神财富,同时需要后来者保留延续并传承。

——文保志愿者少弘 

图片提供:拾穗者

文字整理:张桂清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5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