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襄阳!你早!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56

“吾爱吾襄·读城”研学体验活动第一站开启

$
0
0

走读古城 品味历史

 

本报讯【通讯员琚书荣 全媒体记者周娜】3月3日上午,“吾爱吾襄·读城”人文历史研学体验活动第一站“走读古城”(城墙北段)开启。来自家襄少年·襄阳市小记者团的小记者们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在襄阳拾穗者民间文化工作群的专家、学者们的带领下齐聚小北门,共读襄阳城。

  此次的研学体验活动,从小北门码头出发,沿途讲解古城相关历史,最终到达拱宸门(大北门)。在城门洞,孩子们手拉手,丈量城门洞宽度;在城墙边,孩子们兴奋地寻找刻在城墙砖上的文字。“我们是‘考古专家’!”“我们现在是在出城了吗?”“哇!我们又进城了啊!”孩子们实地触摸城墙砖,非常开心。在发放的研学知识卡上,他们还兴奋地找到对应的知识点,和家长一起填写。实地探访结束后,孩子们在市雕刻家协会会长涂家勇的指导下,制作泥塑城墙。

  来自襄阳市第二十中学教育集团小学部的王之予今年9岁,妈妈王春梅之前常带着她从樊城来到襄城,看城墙。“孩子从去年开始对博物馆感兴趣,对古城感兴趣,这么好的活动,我赶紧给他报名参加了。”王春梅表示,当天的活动很充实,有研学的现场游,有专家讲解,还有“制作城墙”的手工体验,活动设计得非常完美。

  据了解,“吾爱吾襄·读城”人文历史研学体验活动之“走读古城”将于近期继续举行,有想参与的小记者可以添加“家襄少年教育”微信公众号,关注每周三发布的活动预告。同时,欢迎各位市民前来体验,报名成为志愿者。“吾爱吾襄·读城”领读者招募也在继续,如果您对襄阳的文化、历史、城建等方面有独到的见解,欢迎报名成为领读者。报名电话:18071157258(李记者)。

  游襄阳古城墙有感

  襄阳市第二实验小学四(2)班张相朵

    3月3日上午,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我参加了由襄阳日报社、襄阳拾穗民间文化工作群与襄阳市小记者团共同组织的“吾爱吾襄·读城”研学体验活动。

  首先我们来到家喻户晓的小北门,听专家讲解说:小北门又称临汉门,是六大城门之一,门额镶刻着“北门锁钥”几个醒目的大字,城门洞呈拱形,很坚固,长约16米。临汉门成梯形,不仅是整个古城墙最高建筑,还是军事重地,城台在古时候具有瞭望台、指挥所的作用。目睹着这些建筑时,不禁赞叹伟大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卓越才能。

  城墙又称“城垣”,它包括城台、城楼、城墙、瓮城等几大部分。从东到西宛如一条巨龙把襄阳城护卫起来。城墙上的方砖排列得错落有致。城墙因为岁月的洗礼,经过了几次修补完善,但是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有些方砖上刻着当时建造的时间、地点、姓名、人物等。

  爬上城墙的垛口,呼吸着历史遗留的气息,抚摸着一块块城砖,看着四通八达的公路和街道上各种车辆以及行色匆匆的人们,眼前便浮现远古“襄阳城,城六门,门门跑马”的繁华景象。

  最后我们来到大北门,大北门又称拱宸门。大北门内修筑成直角,具有很强的防御作用,当敌人攻入瓮城时,将城门关闭,敌军就会被捉住,这就是“瓮中捉鳖”的道理。

  指导老师:朱艳

  读襄阳古城墙

  襄阳市第二实验小学五(2)班顾熙来

  3月3日,春暖花开,我们小记者在小北门集合、整队,参加盼望已久的“读城”活动。

  今天,我们要读的是襄阳古城墙之小北门和大北门。襄阳城墙由城台、城墙、城楼等部分组成,起着守卫城市,保卫家园的重要作用。小北门又叫临汉门,门额上有“北门锁钥”字样,是对它作为战略要津的准确评估和赞誉。

  我们跟着老师邓伯伯从古城墙外沿城墙一路观察,发现不少城砖上都有文字。通过邓伯伯的讲解,我才知道这些文字是墙砖烧制的时间及工匠的姓氏。因为城墙在古代是保卫家园的重要防御设施,所以烧制的墙砖必须保证质量,如若出现问题可以很快找到责任人。听到这儿,我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沿着城墙一路向前,我们很快来到了瓮城,听到这个名字大家一定会想到“瓮中捉鳖”这个成语。对了,瓮城呈四方形,有东、西、北三个大门,东、西两门除了抵御外敌入侵,还有防御江水上涨的作用。北面的门就是我们常说的大北门,又叫“拱宸门”,但是由于时间久远,城门上的“拱宸门”和“拱卫宸垣”字迹已经看不见了。

  边走边听历史,边玩边用手丈量城墙的尺寸,感受它的巍然,真有意义!

  指导老师:曲良萍

  读城

  襄阳市第二实验小学四(2)班邓轶凡

  “岘山高高,汉水汤汤。古城巍峨,城河宽广。吾走吾读,身心在场。吾爱吾国,吾爱吾襄。”今天我们襄阳市小记者团来“读城”了。我们相聚在临汉门前,讲解员告诉我们襄阳古城,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既有古老的城墙,又有美丽的街市,是一座名副其实的魅力城市。

  穿过临汉门门洞,抬头向上,“北门锁钥”四个醒目的大字映入眼帘,临汉门又称小北门,门额“北门锁钥”,象征军事之地。

  城垣指中国古代围绕城市的城墙。城垣分为城台、城楼和城墙三部分,城台上窄下宽,呈梯形,城台上面是城楼,是瞭望和指挥战斗的场所。

  襄阳城城墙上有不少文字砖,上面清晰地刻着各种字样,有“民国三年郑造监”、“岳”等。讲解老师告诉我们,这些字代表城砖制造的时间、地点及具体经办官员等信息。如果出现城砖风化和城墙倒塌现象,将追根求源,一查到底。

  我们沿城墙北行,很快就进入瓮城了。瓮城紧临汉江,从西侧门远眺,是小北门;出东侧门,便是码头。东西两门内各有一道凹槽叫闸门,汉江涨水,在槽内塞入沙石,木头,就可以抵御洪水。当敌人攻破城门,将主城门和瓮城门关闭,守军居高临下,射箭,砸石,就可以瓮中捉鳖了。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古城墙成为襄阳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让我们一起读城,一起护城吧!

  指导老师:朱艳

2019年月日《襄阳晚报》第8版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5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