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襄阳!你早!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56

[转载]管家巷的糖

$
0
0
《襄阳晚报》数字报 > 2016年08月09日 > 18版-风物 >
管家巷的糖
2016年08月09日 方莉     热度:215
[字号   ]
资料图片
点击图像浏览高清图

  □方莉

  糖是整个人类普遍的嗜好。究其原因,有研究者认为,人类经历了漫长的食物匮乏年代,身体大多处在对能量迫切需求的状态,而糖是所有食物当中最容易被转化成能量的分子,于是多年的进化使得人类养成了对糖的嗜好。所以几乎各地的土特产都有糖的身影。

  襄阳也是一样,有本地出产的糖,而且被直接命名为“襄糖”。“襄糖”的名字,今天的襄阳人鲜少耳闻,但据有关资料记载,至少在民国时代,襄阳糖曾享誉全国。1933年《申报》著名的爱国记者陈赓雅路过襄阳,在其考察笔记中写道:“(襄阳)出产如皮箱、芝麻、麻油、糯米、襄糖(即糯米糖,名埓孝感麻糖)等,昔皆畅销武汉。”当时,陈赓雅因参加中山文化教育馆农村土地经济调查团的工作,走遍赣、皖、湘、鄂四省,沿途把所观察到的现象,写成《赣皖湘鄂视察记》一书,“以客观态度,就事叙述,不加丝毫渲染”。他所记载的其他襄阳土特产,具有很高的可信度。其中尤其是襄糖,给我们留下了可贵的历史信息,一是襄糖的原料是糯米,二是襄糖与孝感麻糖并称。今天,孝感麻糖已经成为承载孝感形象的标志产品,被广泛认可,襄糖却令人惋惜地淡出人们的视野,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在同管家巷老居民的访谈中,我们采访到了曾长期做糖的家庭手工业者,也就是家中几代人做清凉石花粉的阮有才。

  据阮有才讲述,他家除了做石花粉外,还做糖。阮家做的是麦芽糖。做糖先熬制糖浆,熬好后用模子,“要什么形状做什么形状,要什么味道做什么味道”。还可以做成很多花样,主要用在婚礼上,原来很多人家结婚都会来阮家买糖,那就要做出吉祥的花样了。除了结婚用的糖,他们还做“颗颗糖”,就是一粒一粒的小糖果。还做棒棒糖,一个简单的棒棒糖,做起来却蛮复杂。熬出来的糖浆,是黄色的,把这黄色的原糖搓成条,墙上钉长钉子,把糖往墙上使劲摔并牵拉,这样次数多了,黄色的糖就变成白色了,然后再次将之搓成细条,与黄色糖搓成的细条一起,一小圈一小圈地摆放,压平,穿上细竹棒,一个棒棒糖就做成了。

  阮家的糖很受欢迎,根本不必出去吆喝,人们都是上门买。近处的街坊是老主顾,远处的有尹集等地的小贩也会过来拿货。

  虽然阮家做的不是糯米糖,但听着他们家做糖的故事,也算是聊以解馋吧。

http://xywb.hj.cn/Read.asp?NewsID=1245831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5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