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晓青 通讯员方莉)3月3日上午,在襄城区东街襄阳智慧文化创意园(襄阳日报印刷厂),市民王夕平将自己在工地上捡拾的明城砖无偿捐献出来。这是自日前“请城砖回家 助古城申遗”倡议书发出后,第一块“回家”的明城砖。王夕平捐献的这块城砖是襄阳明城墙的墙基砖,砖体保存完好,外部还包裹有当时的建筑材料石灰和砂子混合的粘合剂,砖长43cm、宽20cm、厚10cm,规格为典型的明朝城砖。“这种砖是用淘洗过的沙土烧制的,砖质非常细腻,敲击有金属声。”拾穗者成员邓粮说,从该砖的粘合剂看,襄阳城墙建筑使用石灰和砂石的历史又可以向前延伸几百年。
2月28日,在襄阳穿天节活动现场,拾穗者发起了“请城砖回家 助古城申遗”的倡议书。拾穗者表示,襄阳古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襄阳城墙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城砖是构成古城真实性和完整性的细胞,每一块城砖都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但由于年久失修、城市建设、旧城改造等因素使得古城砖散落在城郊、棚户区、建筑工地等各处,或被挪作它用,甚至随建筑垃圾一起丢弃,令人痛惜。“城砖,最好的归宿是回到城墙,回到古城,为古城的维修、展示、研究发挥作用。”拾穗者的倡议,得到市文物管理处、襄阳古城管委会和襄阳智都文化传媒公司、汉水文化研究会等单位或社会组织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
王夕平是我市历史文化爱好者,也是宣传襄阳的草根志愿者。“这些带有历史文化信息的物件,是襄阳人民共同的宝贵文化遗产,捐给城墙博物馆,让更多的人了解襄阳文化,培养保护文物的意识。”王夕平说,捐给政府集中展示,比留在个人手中更有意义。
拾穗者表示,城砖的收集,一方面为襄阳即将开建的城墙博物馆提供展示实物和文物研究,另一方面,城砖还要用于城墙修缮,此举对襄阳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意义重大,也是真正地延续着城墙的生命。“保护古城,人人有责。我们希望更多人参与到襄阳古城的保护中来。”襄阳古城管委会党工委委员田丰表示,如果市民有城砖,但没时间送来,他们可派工作人员上门收取。田丰表示,市民捐出的这些城砖会一一登记造册,城砖将会陈列在城墙博物馆里,进行分类展示,“对于捐赠市民,我们也会在今年6月份举行的国家文化遗产日活动中,给予荣誉表彰。”
位于襄城东街襄阳日报印刷厂院内的襄阳智都文化传媒公司为此次“城砖回家”提供临时存储场地,“作为一个襄阳有历史的文化单位,不仅见证了古城的现代化发展,也有义务参与古城历史遗址、遗物的保护,也是我们的责任。”襄阳智都文化传媒公司总经理魏遵明说。
城砖代收处:襄阳智慧文化创意园。联系电话:13972077594、13094135556。
2016年月日《襄阳日报》
